欢迎光临必发BIFA官方网站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某某工厂-专业生产加工、定做各种金属工艺品

国内金属工艺品加工专业厂家
全国服务电话 全国服务电话 400-123-4567
必发官网入口新闻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 0000 000

邮箱:admin@jiansujichang.net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从失学孤儿到新闻记者他在新闻一线万字作品
发布时间:2024-10-10 20:34 来源:网络

  从辍学孤儿到新闻记者,刘保刚24年奋战在新闻宣传一线多万字。他积劳成疾,多次昏倒在岗位上,但依旧奋笔疾书,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宣传人的誓言。

  刘保刚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哥嫂一起生活。尽管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贫困被迫辍学。为减轻家里负担,他走上了打工之路。1998年12月,在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他又背起行囊,来到千之里外的一所军营。

  在连队,他非常喜欢看报。每天训练完就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报》《战友报》,认真阅览每一版、每一篇报道。为把自己的名字早日变成铅字,他尝试着比照《战友报》各栏目稿件的格式,把连队训练和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写成稿子。为了不让班长发现,每天晚上,他等全班战友都睡着了,就悄悄地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爬格子”。第二天一大早,又偷偷把稿子装进信封,贴上邮票寄走。那时候,他每月40块钱的津贴全部买了信纸和邮票。

  1999年冬天,刘保刚意外受伤住院。在医院里,刘保刚写稿的机会越来越多,白天坐在凳子上写,晚上熄灯后搬着板凳在走廊里写,平均每天往《战友报》寄稿2篇以上。虽然寄出的稿件都石沉大海,但他没有气馁。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一,他终于等来了喜讯:自己第一篇作品《说句心里话》在《战友报》上刊登了。接下来的一周内,他的“豆腐块”“萝卜条”又连续刊登了5篇,同时还陆续收到报社寄来的共计120元稿费。他把这笔稿费连同一个月45元的战士津贴全部捐给了驻地学校的困难儿童。

  出院不久,他就被调到了另外部门工作,着手某军区《英模谱之二十八军部分》的编写。为了不负重望,他多方收集线索,查找资料,外地走访,几个月后,40多万字的各时期部队英模材料全部完成,受到了军区的通报表彰。在组织的关怀与培养下,他先后到多家部队新闻单位接受专业培训,还成为驻地多家新闻单位的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

  2007年春节前夕,刘保刚带着厚厚的剪报本成功应聘到绵阳晚报社,成为一名民生新闻记者。

  他每天扛着相机走在绵阳城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各县区乡镇农村。采访中,他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街道社区和广大农村,尽力地为基层群众服好务、做好事,无论刮风下雨、黑夜白昼,始终有求必应,随叫随到。每逢假日,为让其他同事更好地与家人团聚,他还主动承担起报社假日24小时值班工作。

  2007年底,他随司法部门远赴浙江,成功打入传销组织内部十余天,与司法部门工作人员里应外合成功解救出深陷传销窝点的多为被骗人,揭开了传销组织神秘面纱,每天克服各种困难发回的《温州营救传销人员大行动》系列报道引起了省、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和同事们第一时间赶到极重灾区北川,在参与救援的同时,采写了大量一线报道,并把真实的灾情如实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先后有多篇报道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2010年2月,由于工作需要,刘保刚来到新组建的广元晚报做责任编辑。他一边向资深编辑学习业务,一边带领记者深入一线月,作为新闻人才,他被引进到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2013年5月又调入青川县,担任县委外宣办副主任兼广元日报社驻青川记者站站长。多年来,他带领记者采访了5000多篇反映基层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稿件,仅各级头版头条稿件就有200多余条,其中四川日报头版头条《朝天群众向核桃要钱》受到了时任省领导批示。

  由于长期一线采访和伏案工作,他身体多处患发疾病:心脑血管病、颈椎病、半月膜严重损失,多次昏倒在采访现场。

  2020年7月19日,他根据报社约稿要求,下乡采访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当天下着大雨,但为了完成采访任务,他努力克服着病痛的折磨,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岗,走访了一个又一个扶贫项目基地,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谈。当时他头晕得厉害,为缓解症状,只能一边把身体斜靠在墙壁上,一边做采访笔记。当天下午2点采访快结束时,他再也坚持不住了,表示要出去“透透气”。他摇晃着身子走了出去,没想到1个小时过去,他却没有回来。陪同采访的竹园镇干部觉察不对劲,就外出寻找,结果在距采访地点不远处的河边发现他倒在泥水里,并痛苦地挣扎着。镇干部赶紧叫人把他抬上车紧急送往镇上的青川县第一人民医院抢救。途中,他病情更加严重,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不停地呕吐,而且在痛苦挣扎中有几次推开了车门,险些从车上滚落。

  经过紧急抢救,刘保刚的病情渐渐稳住了,但还是无法站立。下午3点左右,得知消息的爱人、儿子和宣传部领导来医院看望他。看着病床上的他,6岁的儿子吓得“哇哇”大哭起来:“爸爸,你怎么又晕倒了?”他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羞愧地对身边地领导说:“我今天出丑了,大家别介意……”

  回到县城后,领导要求他到上级医院检查治疗,但他只是口头答应,在家休息了几个小时后,他又要爱人送他去加班。爱人知道他的倔强,最终只同意他在家用笔记本电脑写稿。直到第二天,才赶到绵阳中心医院检查治疗……

  作为一名基层宣传干部,“打铁先得自身硬”。自参加工作以来,刘保刚始终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2016年8月,刘保刚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学习提升计划”:五年之内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为系统学习新闻理论知识,他重新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科、四川大学新闻学自考本科的学习。为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新闻学专业知识,他每一周都要从川陕甘结合部的青川赶到数百公里外的成都听老师授课,然后根据老师的讲解认真看书、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把一本本自己未曾接触过的理论知识深深地记在了脑海里。

  同时,为接受国际化的高等教育,在爱人的支持下,他又贷款20多万元申请了自费留学硕博连读(新闻教育方向)。尽管学习任务十分繁重,但他依旧坚持克服困难按时上课,从不缺勤,总是第一个按要求认真完成一个个课题研究,顺利通过一次次考试,在所有同学中学习进度最快。目前,他已经拥有2个专科、4个本科、1个硕士毕业文凭,博士研究生也已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年底前即可毕业。

  为做好传帮带工作,多年来,他对所属团队和各地赶来实习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言传身教。他带领记者深入社会,深入最基层,更好地了解根本,选准角度,做到“高看一眼,深挖一层”。指导记者把开展“走转改”活动,作为新闻战线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中的具体实践,作为新闻记者践行“四力”要求的重要途径,鼓励每一个人争做学习型宣传干部。不断改进新闻宣传方式,积极创新报道形式,不断深化新时代报道风格,用群众身边的事例,用群众生动的语言,用群众喜爱的形式,通过活灵活现的新闻故事现场,讴歌党的好政策,让新闻报道展现出越来越浓郁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很多人成为各单位宣传骨干、省市级新闻业务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

  自2017年以来,刘保刚还被推选为中国社科院-广元市委共同发起成立的“广元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课题组成员,先后有3篇调查报告成功入选;读博期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出考场进“战场”,如何培养实战型新闻人才》,采写了《新形势下的县级融媒体建设研究》。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4年来,他成功塑造了欧学联、郑加兰等一批全国拥军模范和多名省级拥军模范,推出了扎根麻风院35年与病人不离不弃的“2007感动绵阳新闻人物”陆朝卫;子承父志深居大山照顾病人的“2016感动广元新闻人物”张冰;一个女人撑起两个家的“四川好人”向体会,为带领群众走出大山修路牺牲的好村长、“广元市优秀基层干部”邱子文;学生心中的天使妈妈、“四川省优秀员”王海蓉等一大批时代典型人物。

  从边陲到内地,从外地到京城,变化的是足迹,不变的是精神。部队的优秀作风和战斗精神一直陪伴着刘保刚,成为他一生工作中最大的基因。有人说他是闪光人物背后的推手,把最美的人、最美的精神、最美的品质呈现给大家,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中,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刘保刚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作为普通党员干部,工作就是职责,职责就是担当,担当就是价值。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所走过的第一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离不开所在单位背后的支持。组织是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最大靠山,单位是我们施展自己的最好舞台。”